本網消息 進入冬季,氣溫變化無常,晝夜溫差過大,反復的溫度變化對血管就會造成刺激,心腦血管疾病病發率就會增高,特別是本身就患有高血壓、高血脂類型疾病的人更危險。
心腦血管疾病最可怕的就是會引發各種并發癥,對于眼睛來說,最容易導致的就是眼底出血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、青光眼等眼部疾病,會造成看東西模糊、變形,眼前有黑點,甚至還有很高的失明風險。
日常生活中,如何預防眼病的發生?患上眼病,如何不打針、不手術恢復視力?
一、
冬季眼病高發
3類人群要提高警惕
1、學生、上班族
冬季比較干燥,淚液蒸發較多,加上戶外活動減少,上班族長時間面對電腦屏幕,學生喜歡玩手機等,再加上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,眼睛干燥得不到滋養,容易出現眼睛發干、發澀等癥狀,時間長了就會形成干眼癥。
2、老年人
冬季風大塵多,老年人的眼球結構很脆弱,干眼癥、青光眼、白內障等疾病很容易“盯”上老年人。
3、三高人群
寒冷的天氣眼部血管收縮,很容易造成阻塞出血。尤其是對于本身就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的人來說,要格外注意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、眼底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。
二、
6大眼疾不重視
影響視力,導致失明
很多眼部疾病,不但會導致視力下降、看東西模糊、變形,如果不及時治療,甚至還會有失明的風險!
1、 眼底出血
眼底出血也是致盲率較高的眼疾之一。眼底出血病因復雜,病程長,容易反復發作,嚴重影響視力,引起諸多嚴重的并發癥,如白內障、青光眼、黃斑病變,還有視網膜脫落等等,最后可導致失明。
2、 青光眼
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、第一位不可逆致盲因素,急性青光眼發作時,可在24~48小時導致失明。青光眼視物感受:所視畫面部分模糊。
3、 白內障
白內障是全球第一致盲性眼病,老年性白內障在全世界致盲眼病中所占的比例最高,約48%。白內障視物感受:重影、模糊、顏色異常。
4、 黃斑變性
黃斑變性是一種退行性眼底疾病,可導致嚴重的中心視力下降及損失,是中老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。黃斑是人眼視覺最敏銳的地方,如果黃斑得了病,視物功能就會受到嚴重損害。
5、 飛蚊癥
飛蚊癥是由玻璃體變性引起的,是一種自然老化現象,也就是隨著年紀老化,玻璃體會“液化”,產生一些混濁物。
6、 視神經萎縮
視神經萎縮是視神經病損的最終結果,表現為視神經纖維的變性和消失,傳導功能障礙,出現視野變化,視力減退并喪失。
三、
中醫“五輪五臟”療法
讓患者恢復視力、重見光明
“五輪五臟”治療眼底出血和視神經萎縮等眼部疾病,標本同治,治根治本,止血、化痰、修復。注重從多個臟腑出發,既注重五輪的變化,也不忘與五臟及五行相結合,辨病辨證,綜合治療疾病。
眼與肝膽
目為肝與外界相通的竅道。所以,肝所受藏的精微物質,也能源源不斷的輸送至眼,使眼受到滋養,從而維持其視覺功能。
眼與心
心主全身血脈,脈中血液受心氣推動,循環全身,由于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,臟腑精氣任心所使,而目賴臟腑精氣所養,視物又受心神支配,因此,人體臟腑精氣的盛衰,以及精神活動的狀態,均能反映于目。
眼與脾
脾胃為人體氣機升降出入之樞紐,脾主升清,胃主降濁,二者升降正常,出入有序,清陽之氣升運于目,目得溫養則視物清明;濁陰從下竅而出,則不致上犯清竅。
眼與肺
由于肺朝百脈,主一身之氣,肺氣調和,氣血流暢,則臟腑功能正常,五臟六腑精陽之氣充足,皆能源源不斷地輸注入目,故目視精明。若肺氣不足,以致目失所養,則昏暗不明。
眼與腎
腎精充足,目視精明 人體之精乃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,眼的視覺是否正常,與腎所受藏臟腑的精氣充足與否,關系至為密切。
眼與經絡
眼與經絡聯系最多最廣,勝過其他五官九竅。眼目與經絡直接關聯,并以此和臟腑相溝通。
(來源:江山市人民醫院)
相關閱讀:無
- 一塊豆腐傳五代,留住了舌尖上那一抹地道的味道2020/12/21
- 12月23日起,江山這條路段半封閉施工333天!2020/12/18
- 江山這132輛車無人認領!趕緊看看,即將被處理...2020/12/21
- 十年磨一劍!江山本土作家長篇小說《江郎傳》首發2020/12/21
- 罕見的野生大靈芝2020/12/18
- 東入城口景觀建設工程加快推進 完成總形象進度70%2020/12/18
- 四級肢殘的毛榮華,無償獻血,他堅持了11年,累計獻血8700毫升2020/12/18